1.高清电视市场调研报告-发展趋势、机遇及竞争分析
高清电视市场报告主要研究:
高清电视市场规模: 产能、产量、销售、产值、价格、成本、利润等
高清电视行业竞争分析:原材料、市场应用、产品种类、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下游市场分析、供应链分析、主要企业情况、市场份额、并购、扩张等
高清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是一种提供比传统电视更高质量视频和音频的数字电视格式。它是数字电视(DTV)技术的一个子集,代表了DTV标准中的最高级别,旨在为观众带来更为清晰、细腻的视听体验。高清电视的主要特点包括:
分辨率:高清电视通常提供两种主要分辨率格式:1080i(隔行扫描,分辨率为1920x1080)和720p(逐行扫描,分辨率为1280x720)。这两种格式都远超传统模拟电视的分辨率,能够展现更多的细节和更丰富的色彩。
宽屏格式:高清电视采用16:9的宽屏显示比例,这与电影院的比例相近,相比传统电视的4:3格式,更适合现代电影和许多电视节目的播放。
数字信号:高清电视采用数字信号传输,相较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且不易受到干扰。
音频质量:除了视频质量的提升,高清电视还支持更高质量的音频标准,如Dolby Digital 5.1环绕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音频体验。
生态系统:高清电视的体验不仅仅依赖于电视机本身,还需要整个内容制作、传输和接收链路的支持,包括高清内容的制作、高清节目传输系统(如卫星、有线电视或地面广播)、以及高清机顶盒和高清电视机。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超越高清的超高清(Ultra HD,UHD)或4K、8K分辨率的电视,它们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细的画面质量。但即便如此,高清电视仍然是当前许多家庭和广播服务的基础标准之一。
2023年全球高清电视市场销售额达到了552.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6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0%(2024-2030)。
(Win Market Research)辰宇信息
报告分析高清电视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高清电视产能、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全球高清电视产地分布情况、中国高清电视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并购情况等。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详情,薇 joie : chenyu-joie 同时了解更多前沿报告及报价。针对高清电视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全球及中国主要厂商包括:
Sony
TCL
Toshiba
LG
Panasonic
Samsung
Hisense
Insignia
Westinghouse
Sharp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4K超高清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全高清电视
8K电视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线零售
离线零售
报告包含的主要地区和国家: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
亚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印度等)
拉美(墨西哥和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地区(土耳其和沙特等)
报告正文共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下游应用领域,以及行业发展总体概况、有利和不利因素、进入壁垒等;
第2章:全球市场供需情况、中国地区供需情况,包括主要地区高清电视产量、销量、收入、价格及市场份额等;
第3章: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高清电视销量和销售收入,2019-2023,及预测2024到2030;
第4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包括全球市场企业排名及市场份额、中国市场企业排名和份额、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等;
第5章: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6章: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包括政策、增长驱动因素、技术趋势、营销等;
第8章:行业供应链分析,包括产业链、主要原料供应情况、下游应用情况、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等;
第9章:全球市场高清电视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高清电视产品规格型号、销量、价格、收入及公司最新动态等;
第10章:中国市场高清电视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11章:中国市场高清电视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
《辰宇信息咨询 /全球及中国高清电视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目录
1 高清电视市场概述
1.1 高清电视行业概述及统计范围
1.2 按照不同类型,高清电视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1.2.1 不同类型高清电视增长趋势2019 VS 2023 VS 2030
1.3 从不同尺寸或应用,高清电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3.1 不同尺寸或应用高清电视增长趋势2019 VS 2023 VS 2030
1.4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4.1 高清电视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1.4.2 高清电视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1.4.3 高清电视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4.4 进入行业壁垒
2 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前景预测
2.1 全球高清电视供需现状及预测(2019-2030)
2.1.1 全球高清电视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19-2030)
2.1.2 全球高清电视产量、需求量及发展趋势(2019-2030)
2.1.3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产量及发展趋势(2019-2030)
2.2 中国高清电视供需现状及预测(2019-2030)
2.2.1 中国高清电视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19-2030)
2.2.2 中国高清电视产量、市场需求量及发展趋势(2019-2030)
2.2.3 中国高清电视产能和产量占全球的比重(2019-2030)
2.3 全球高清电视销量及收入(2019-2030)
2.3.1 全球市场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2.3.2 全球市场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2.3.3 全球市场高清电视价格趋势(2019-2030)
2.4 中国高清电视销量及收入(2019-2030)
2.4.1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2.4.2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2.4.3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销量和收入占全球的比重
3 全球高清电视主要地区分析
3.1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市场规模分析:2019 VS 2023 VS 2030
3.1.1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2019-2024年)
3.1.2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销售收入预测(2024-2029年)
3.2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销量分析:2019 VS 2023 VS 2030
3.2.1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销量及市场份额(2019-2024年)
3.2.2 全球主要地区高清电视销量及市场份额预测(2024-2029)
3.3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3.3.1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3.3.2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3.4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
3.4.1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3.4.2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3.5 亚太地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东南亚等)
3.5.1 亚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东南亚等)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3.5.2 亚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东南亚等)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3.6 拉美地区(墨西哥、巴西等国家)
3.6.1 拉美地区(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3.6.2 拉美地区(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3.7 中东及非洲
3.7.1 中东及非洲(土耳其、沙特等国家)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3.7.2 中东及非洲(土耳其、沙特等国家)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4 行业竞争格局
4.1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1.1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产能市场份额
4.1.2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量(2019-2024)
4.1.3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售收入(2019-2024)
4.1.4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售价格(2019-2024)
4.1.5 2021年全球主要生产商高清电视收入排名
4.2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4.2.1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量(2019-2024)
4.2.2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售收入(2019-2024)
4.2.3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高清电视销售价格(2019-2024)
4.2.4 2021年中国主要生产商高清电视收入排名
4.3 全球主要厂商高清电视产地分布及商业化日期
4.4 全球主要厂商高清电视产品类型列表
4.5 高清电视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分析
4.5.1 高清电视行业集中度分析:全球头部厂商份额(Top 5)
4.5.2 全球高清电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生产商(品牌)及市场份额
5 不同类型高清电视分析
5.1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5.1.1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及市场份额(2019-2024)
5.1.2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预测(2024-2029)
5.2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5.2.1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收入及市场份额(2019-2024)
5.2.2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收入预测(2024-2029)
5.3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价格走势(2019-2030)
5.4 中国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5.4.1 中国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及市场份额(2019-2024)
5.4.2 中国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销量预测(2024-2029)
5.5 中国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5.5.1 中国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收入及市场份额(2019-2024)
5.5.2 中国市场不同类型高清电视收入预测(2024-2029)
6 不同应用高清电视分析
6.1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6.1.1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及市场份额(2019-2024)
6.1.2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预测(2024-2029)
6.2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6.2.1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收入及市场份额(2019-2024)
6.2.2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收入预测(2024-2029)
6.3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价格走势(2019-2030)
6.4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2019-2030)
6.4.1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及市场份额(2019-2024)
6.4.2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销量预测(2024-2029)
6.5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收入(2019-2030)
6.5.1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收入及市场份额(2019-2024)
6.5.2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高清电视收入预测(2024-2029)
7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7.1 高清电视行业发展趋势
7.2 高清电视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7.3 高清电视中国企业SWOT分析
7.4 中国高清电视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7.4.1 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7.4.2 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7.4.3 行业相关规划
8 行业供应链分析
8.1 全球产业链趋势
8.2 高清电视行业产业链简介
8.2.1 高清电视行业供应链分析
8.2.2 高清电视主要原料及供应情况
8.2.3 高清电视行业主要下游客户
8.3 高清电视行业采购模式
8.4 高清电视行业生产模式
8.5 高清电视行业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
9 全球市场主要高清电视厂商简介
企业一
企业一公司信息、高清电视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及市场地位
企业一高清电视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
企业一高清电视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2019-2024)
企业一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企业一企业最新动态
10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产量、销量、进出口分析及未来趋势
10.1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产量、销量、进出口分析及未来趋势(2019-2030)
10.2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进出口贸易趋势
10.3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主要进口来源
10.4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主要出口目的地
11 中国市场高清电视主要地区分布
11.1 中国高清电视生产地区分布
11.2 中国高清电视消费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更多资料参考发布的《全球及中国高清电视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辰宇信息咨询提供专业市场研究报告、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等分析报告,涵盖化工材料、机械设备、医疗设备及耗材、电子半导体、软件、包装、网络及通信、汽车交通、医疗护理、原料药品及保健品等30多个行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申请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项目申请的企业市占率服务。)
2.深市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实证分析报告
来源:证券时报
截至2018年4月30日,深市2110家上市公司中的2105家披露了2017年年报或年报数据,其中主板公司472家,中小板公司911家,创业板公司722家。2017年至今,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新增上市公司89家、154家。深市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一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折射出经济转型的过程、方向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全样本统计分析显示:(1)深市上市公司总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盈利质量明显改善;制造业公司表现亮眼,呈现全面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增长动力强劲,新兴服务业表现突出;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战略新兴产业整体良好;行业龙头及创新能力强的公司业绩增长突出;新上市公司质地优秀,经营绩效良好;并购重组回归本源,持续推动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回报股东的力度持续增强,分红乱象大幅减少;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全力推动落实国家战略。(2)三个板块服务实体经济的层次化特征明显,主板蓝筹增长强劲,国有企业做优做强;中小板平稳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创业板成为创新创业引擎,新动能加速形成。(3)如下问题和趋势值得关注: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新动能的培育和壮大需要更多包容与支持,并购重组的整合效果及业绩波动风险值得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需要持续观察。
一、上市公司
总体情况分析
2017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2017年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作为中国经济的典型代表,深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增长,传统行业回暖迹象明显,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
(一)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盈利质量明显改善
营业总收入保持增长态势。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3.46%,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比分别增长20.33%、26.76%和27.83%;以可比数据为样本,近三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47%、20.84%和29.1%,增长态势较为稳定。
净利润规模继续平稳增长。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7295.02亿元,同比增长20.58%,其中主板、中小板分别增长35.62%和18.89%,创业板下降15.21%,剔除个别权重股(温氏股份和乐视网)的影响后,净利润增长4.43%。盈利面方面,深市92.97%的公司实现盈利;65.32%的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连续两年持续盈利的公司中,460家公司(占比21.85%)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50%。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盈利能力也有显著改善。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9.72%,连续3年增长。非金融上市公司毛利率为22.57%,较2016年提升0.46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16.22%,连续两年增长率在10%以上。扣非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84%,盈利能力逐步提高。(见表1)
(二)制造业公司表现突出,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盈利面、盈利能力以及经营效率均有所提升。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增速比2016年高12.5个百分点。在上市公司层面,深市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全部盈利,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6.2%,净利润同比增长34.18%。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9.94%和23.18%,较2016年分别增长0.68和1.63个百分点;存货周转天数为79.19天,同比下降18.91天。
传统制造业企稳回暖,新兴制造业发展良好。制造业细分行业中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学纤维、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造纸业、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制造业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30%;新兴制造业方面,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仪器仪表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25.74%、67.40%和62.32%。深市共有133家高端装备制造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9.71%和101.19%,新动能不断增强。
从产业链来看,中上游景气延续,下游稳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叠加周期性复苏,受益上游偏重资源品的制造业(石油、钢铁、有色、化工、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长70.92%。中游机械行业(通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金属制品、运输设备等)和轻工制造业(木材、造纸、印刷),净利润分别增长17.89%和39.61%;下游面向消费端的制造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文体用品、家具、医药、汽车、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业绩整体稳中向好,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71%和29.87%。
(三)第三产业增长动力强劲,新兴服务业表现突出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高于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17年深市第三产业营业总收入占深市总体比重31.35%,净利润占比36.02%;剔除乐视网的影响后,2017年第三产业营业总收入增长20.26%,净利润增长13.25%,整体表现良好,部分细分行业也亮点频频。
消费提质升级推动“幸福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1065.39亿元,同比增长13.22%,净利润合计141.54亿元,同比增长5.19%,经过数年高速增长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文体娱乐和卫生行业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3%和42.52%,不断推动民生改善。
高技术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深市共15家公司属高技术服务业,2017年营业总收入合计149.91亿元,净利润合计20.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6%和27.57%。以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为样本,三年间高技术服务业公司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7.82%,发展势头良好。
以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数字经济稳定增长。深市共有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类公司195家,剔除乐视网的影响后,2017年营业总收入合计3841.53亿元,同比增长27.67%;净利润合计372.07亿元,同比增长6.77%,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四)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战略新兴产业整体良好
研发投入逐步加大、力度不断增强。2017年,深市整体平均研发强度2.61%,20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占深市公司总数的9.69%。深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2688.094亿元,研发投入绝对额连续三年明显增加,2017年同比增加23.75%。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33家,中兴通讯、美的集团、比亚迪、潍柴动力、京东方A等5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50亿元。深市公司平均聘请技术人员678人,中位数为281人,200多家深市公司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0%。
战略新兴产业、行业龙头公司普遍重视研发投入。2017年,深市865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研发投入1540.43亿元,较上年增长24.32%,平均研发强度为4.66%,超过深市平均水平。各行业龙头明显增加了研发上的投入,美的集团过去5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0亿元,2017年比亚迪研发费用62.66亿元,比2016年增加17.44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整体良好,助力深市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新兴产业公司2017年的营业总收入3.31万亿元,同比增长27.61%;净利润2408.04亿元,同比增长14.95%。营业总收入占深市总体比例为31.83%,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净利润占比33.01%。贡献率呈逐年提高态势,推动深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五)行业龙头及创新能力强的公司业绩增长突出
龙头企业业绩贡献率高、增速快。市值前20%的公司贡献了深市六成收入,2017年营业总收入增长24.53%,净利润增长29.25%;而市值后20%的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11.84%,净利润下降147.49%,分化较为明显。
龙头企业普遍创新能力较强,持续进行研发、创新投入,市值前20%的深市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长率为26.95%,市值后20%的研发投入增长率为9.33%。(见表2)
(六)新上市公司质地优秀,经营绩效良好
资本市场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摆在最重要的位置,2017年共有243家公司IPO融资,中小板新增89家,创业板新增154家,83.4%的公司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属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与信息技术类新上市公司72家,占新上市公司数29.63%;生物医药新上市公司21家,新增新材料上市公司20家。
新上市企业整体经营绩效优异,盈利能力强。新IPO公司2017年营业总收入2370.68亿元,净利润292.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4%和11.4%。净资产收益率为15.52%,毛利率为31.93%,分别高于深市平均水平5.8个和9.36个百分点;三年间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17.18%,显示其整体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以及持续增长潜能。
(七)并购重组回归本源,持续推动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
受从严监管政策的影响,2017年深市并购重组数量有所下降,但质量显著提升,“忽悠式”“跟风式”重组趋于平静。2017年深市完成并购重组190起,同比下降13.64%;并购交易金额6580.77亿元,同比增长46.46%。其中,主板并购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36.85%,中小板、创业板并购交易金额分别同比下降6.76%和8.75%。主板并购交易金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板块内的大额并购交易,2017年主板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00亿的有8起,其中*ST济柴、渤海金控、华北高速并购案交易金额均超过500亿。
产业并购占主导地位,重组上市热潮渐退。从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情况看,2017年披露的重组方案中超过六成为产业整合。同时,受监管新规与IPO审核常态化影响,2017年深市仅2家公司完成重组上市,4家公司披露重组上市方案,同比分别减少85.71%与55.56%。
海外并购回归理性,助力上市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2017年深市公司披露海外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0起,交易金额606.57亿元,低于2016年的30起和2359.78亿元。海外标的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地,行业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医疗器械等。通过并购海外优质标的,一批公司加速了全球布局的步伐,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
并购重组服务国企改革功效日益彰显。以主板为例,2017年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中,46%的企业重组前控制权为国有,并购交易金额达2281.57亿元。国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持续实现国有资源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整合和转型升级。深交所先后推进完成招商蛇口和招商公路吸收合并方案,实现招商局板块整合,成为国有企业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之作。
(八)回报股东的力度持续增强,分红乱象大幅减少
现金分红逐年稳步增加,回报股东力度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4月30日,深市76.86%的上市公司(1611家)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金额3199.85亿元,同比上升62.22%,股利支付率为44%。深市盈利公司中,33.68%的公司(656家)股利支付率超过50%。2015-2017年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有1162家。分红金额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及医药制造业,分别为373.56亿元、272.38亿元和252.29亿元。
从严监管卓有成效,“高送转”乱象减少。近年来,证监会高度重视对高送转乱象的监管,深交所从健全规则、强化监管、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严防概念炒作,净化市场环境。深市上市公司2016年度高送转方案从2015年度的267家大幅下降至166家,截至2018年4月30日仅有49家公司披露2017年度高送转方案。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反应也更为理性,概念股炒作明显降温。
(九)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全力推动落实国家战略
有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市公司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2017年深市共有409家公司披露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同比增加196家。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强化,如对山西三维公司违法排污问题的监管,营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良好氛围。2017年深市118家节能环保行业公司,累计投入191.18亿元开展环境技术与产品服务研发。
以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参与精准扶贫。2017年深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与扶贫地区实际,通过成立扶贫产业基金、兴办实业、开展培训教育、参加扶贫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深市有39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信息,较上年增加175家;共投入资金181.66亿元,物资折款26.56亿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超过33.57万人,较上年多帮扶25.27万人。
稳妥推进去产能、去杠杆,增强风险承受能力。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降态势,2017年同比下降14.01%;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多年下降之后,2017年保持平稳。受去产能和行业周期性回暖的影响,2017年深市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47倍,煤炭行业净利润增长2.87倍。在去杠杆方面,相关重资产行业的负债率下降明显,2017年采矿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8.28%,较2016年下降10.48个百分点;钢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7.64%和58.45%,同比下降2.7和2.6个百分点。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深市公司通过进出口贸易、工程建设、设立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产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330余家次。中信海直、创维数字、新希望、京东方、中工国际、易华录、深圳能源等一批具有领先技术的公司,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创新带入沿线各国,树立了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二、三个板块差别化
发展格局继续强化
随着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数量逐步增加,以及主板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持续整合、优化与发展,三个板块实现各自市场定位的基础更加宽厚,差别化特征更加清晰和丰富,差别化发展的格局继续强化。
(一)服务实体经济的层次化特征明显
三板块公司的行业分布差异显著。按照国际行业分类标准,主板公司工业、可选消费业、材料行业公司数量接近,各约占比19%。中小板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材料和信息技术业,占比分别为27.77%、18.77%和17.34%。创业板公司则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工业,占比分别为34.49%和30.06%。
三板块公司的规模呈现阶梯状分布。2017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总资产依次为336.42亿元、83.43亿元和30.96亿元,平均营业总收入依次为113.86亿元、42.97亿元和15.35亿元,平均净利润分别为7.72亿元、3.06亿元和1.2亿元,阶梯状差异特征显著。
三板块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杠杆水平呈规律性排列。2017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金融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1.2%、22.41%和29.48%,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24%、49.3%和40.54%。中小创公司的产品服务、业态和模式等创新较多,毛利率水平普遍高于主板企业。且中小创公司较多处于发展阶段相对较早期,股权融资相对充足,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
(二)主板:蓝筹增长强劲,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在一些竞争性行业里,主板涌现出了一批市场化蓝筹公司,2017年业绩表现亮眼。排名前10位的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447.63亿元,占主板净利润的四成;在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净利润增长23.5%。万科、美的集团、潍柴动力、TCL集团、中兴通讯等一批公司,2017年营业总收入超过千亿。航天科技、新华制药等137家公司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占主板近六成的国有企业,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国有资源的战略整合及有序流转,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涌现出了一批广为关注的国企改革样本,例如,招商公路吸收合并华北高速实现整体上市,云南白药的控股股东引入民营股东实现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进一步激发了国企活力。2017年主板国企实现净利润2274.88亿元,同比增长46.54%,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三)中小板:平稳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
中小板目前已经覆盖了包括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文化传播、物流服务、金融地产等在内的16个行业。2014至2016年,营业总收入平均增速为13.2%,净利润平均增速为11.8%,2017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76%和18.89%。越来越多的公司逐步成长为市场化蓝筹企业,行业细分龙头的经济示范作用明显。2017年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88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有59家,五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50%。
中国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聚集了一大批优秀公司,起到了良好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效应。净利润排名前20的公司分布在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零售、现代物流等行业,共实现净利润825.71亿元,占中小板公司净利润总额的29.64%。海康威视、比亚迪、苏宁易购、顺丰控股等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四)创业板:创新创业引擎,新动能加速形成
创业板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带动经济的动能逐步增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创业板公司2017年业绩实现平稳增长,剔除乐视网和温氏股份个股影响后,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17.3%。板块内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64%,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九成,创新创业特色突出。其中,36.15%的公司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77%的公司承担国家863计划,24.38%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项目2.6万项。
新兴产业公司不断涌入创业板,经济增长新动能加速形成。板块内战略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2017年至2018年4月新增85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行业。在业绩贡献率方面,板块内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分别为70.39%和61.41%,新增长动能正在持续积累。涌现出蓝思科技、智飞生物、碧水源、汇川技术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业。
三、问题和趋势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逐步成熟,支撑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逐步增多,为深市上市公司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的同时,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一)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
区域发展方面,东部地区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新兴企业占比,以及盈利能力等均显著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17年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19.71%,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占比43.41%,新增深市公司198家,居各区域之首。中、西部地区2017年上市公司分别新增25家和18家,资源性、基础性产业比重较大,传统产业占比62.45%和68.24%。东北地区2015至2017年间,每年仅新增2家上市公司,已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弱、亏损比例较高。
行业发展方面,金融和地产依然是利润大户,农业类公司表现低迷。金融和地产行业营业总收入合计占全部公司的10.07%,但净利润占全部公司的21.7%。农业类公司表现低迷,受国内养殖结构变化、产品价格下滑以及个别企业存货风险的影响,2017年农业类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8.21%。
(二)新动能的培育和壮大需要更多包容与支持
新兴产业前期研发和市场培育的投入较大,短期内业绩难见明显增长,上市难度较大,导致新兴产业的占比提升不够快。2017年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我国实体经济中短板类产业,新增上市公司家数占比仅为26.75%。2014至2017年间,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上升3.6个百分点。在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的攻坚时期,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新兴产业的高成长性伴随高风险,支持创新的政策和资源的投入也需要转化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的波动,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同时也要给予更多包容。例如,生物科技产业具有高研发高风险属性,短期业绩波动大属正常现象。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初期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环保和补贴等政策对行业的整体影响较大,政策的调整需要及时和适当。
(三)并购重组的整合效果及业绩波动风险值得关注
2015年是并购重组的高峰之年,如今已历3年,并购重组后的整合效果、业绩持续性等是影响未来上市公司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高度关注。历史经验及相关研究表明,并购重组后相关业务整合失败的概率很高,对被并购标的业绩往往带来负面影响。2017年出现了一些公司未能履行业绩承诺的现象,甚至有个别公司通过更改承诺的方式逃避责任,对资本市场的诚信建设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应予以高度关注。
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也给少数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截至2017年末,深市公司累计商誉8204.9亿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7.89%。2015年商誉减值52.12亿,2016年减值82.31亿,2017年减值254.28亿元,对净利润产生直接侵蚀。由于计提大额减持,部分公司在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大幅下降甚至巨额亏损。
(四)外部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需要持续观察
未来几年,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将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和制造业市场准入将进一步放宽,进出口规模和对外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外部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将更加广泛和复杂。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有所升温,我们期望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是对上市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需要保持高度关注。据统计,2017年深市共有764家公司存在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出口收入约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深市公司影响有限。长期来看,若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受到影响的公司数量可能会增加,也会影响到公司未来对美国市场的拓展。此外,部分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外部环境风险也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本报告使用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和招股说明书,结论系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所做出的客观陈述及独立分析意见,不构成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确认、承诺或保证,也不代表深交所立场或意见。
本报告任何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报告内容造成的投资损失或其它损失,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不承担任何责任。
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内容,即视为已完全知悉理解,并接受本声明全部内容。(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
3.新能源有多卷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2年9月以来,新能源板块下跌幅度超过20%。
一方面是因为4~8月涨幅较大,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另一方面是补贴退坡、产能过剩、价格战这三座大山压在投资者心头。
认为“新能源的大时代已经结束”的人,似乎不知道中国“30·60”双碳目标。2021年,中国碳排放超过105亿吨,约占全球的30%;中国消耗煤碳超过40亿吨,约占全球50%;中国发电8.4万亿度,火电占比67.4%。这些“天文数字”要在2030年达峰、2060年“清零”。
放眼全球,2021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占比刚刚突破10%。化石燃料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达82%,仅比5年前低了3个百分点。照这样的速度,再过50年,化石燃料占比仍然高于50%。
总之,新能源的大时代才刚刚开始。
认清补贴与发展的关系
1)补贴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新兴产业规模小、成本高、技术不稳定,围观者众、买单者少。市场规模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来,技术也无法通过产品迭代成熟。
打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僵局有时需要数十年。从1895年现代汽车问世,到全球产量稳定在5000万台(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前的全球饱和产量),历时70年。
政府想用“有形之手”推动新兴产业,补贴是最常用的工具。不论补贴生产商还是消费者,目的都是通过价格手段来扩大市场规模,让企业借助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优秀企业不仅会砸钱扩大产能,还会升级技术、迭代产品。
世上没有不退坡的补贴,可以说补贴的目的就是最终取消补贴。
补贴一段时间后,产业规模提升、成本下降,形成良性循环,这正是“缩回有形之手”的时机。
如果成本下降速度不理想,反倒是补贴成了“唐僧肉”。政府不能长期当冤大头,于是会降低力度直至停止补贴。
国家层面对光伏、风电的补贴退坡、直到取消是大势所趋。
2013年~2020年,光伏补贴下调了6次。2021年集中式光伏实现“平价上网”,财政不再补贴。对分布式光伏的补贴主要由各地方政府视情况而定,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电力相对紧缺的省份补贴力度较大。
2020年、2021年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补贴相继终止。2022年起,对新增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给予任何补贴。
研究新能源产业,首先要搞清楚补贴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光优每千瓦装机容量成本降到2000元以下,基本不需要补贴。
陆上风电开发成本是光伏的2倍,每千瓦装机容量成本4000~5000元。海上风电开发成本又是陆上风电的2倍。停止风电补贴,是对“用补贴替规模、用规模降成本”的效果不甚满意。想“让子弹飞一会儿”,倒逼风电行业降本增效。
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已完美收官。
2)新能源车补贴“完胜”
2022年是国家对新能源车补贴的最后一年。2023年1月1日起,新能源车上牌不再享受补贴。
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是最初的尝试。2010年新能源车被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率先试点补贴。2012年6月,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一锤定音,各地的补贴政策陆续“落地”。
2014年,新能源车销量达8万辆,几乎是2013年的4倍。2015年销量接近38万辆、2016年52万辆……
2017年,国家提高准入门槛,并计划2017年~2018年补贴较2016年下降20%,2019年~2020年补贴较2016年下降40%,原计划2020年起取消补贴,因新冠疫情推迟至2022年末。
补贴有序退出的同时,新能源车销量不降反增:2017年78万辆、2018年126万辆、2019年120.6万辆。2020年上半受疫情冲击很大,全年销量仍达137万辆。2021年352万辆。2022年前11个月销量近607万辆。
补贴政策之外,还有免征购置税、优先上牌、混动车上绿牌等促进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
前几年有人认为:陆续有城市不给插电混动车上“绿牌”,插电混动就要卖不动了。但在百姓眼里,插电混动车是“油耗不及1.0排量燃油车,价格相当于1.5排量燃油车,动力超过3.0升V6燃油车”,日常通勤用电省油钱,自驾跑长途烧油无里程焦虑。有补贴、给上绿牌当然好,即使没有各种优惠,也比买燃油车划算。
发展新能源是国家的既定目标,补贴好比轮椅、拐杖。停止补贴说明行业已经可以靠自身的能力生存、发展。
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的
2021年全球发电量为28.5万亿度,中国8.5万亿居第一,占全球发电总量的30%;全球碳排放总量为339亿吨,中国排放105亿吨、占比31%;全球煤碳年消耗量约82亿吨,中国每年烧掉42亿吨,占比超过50%……欧美国家早已酝酿对进口产品收“碳关税”,矛头直指“中国制造”。
不去担心白酒销量腰斩,酱油产量冲高回落,猪肉消费多年停滞不前,却为新能源产业“瞎操心”,完全没有必要。
195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仅3万台,1975 年达820万台,25年270倍。新能源相当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汽车产业。将高速发展将持续20~30年。
1950年,没有人能敢预言日本汽车工业规模会增长数百倍。但今天我们可以确切地预见新能源未来几十年将达到的规模。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年发电量超过8万亿千瓦时,新能源车年产量超过2000万辆……
但在未来数十年间,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会不计其数。
1)产能过剩的阶段性和结构性
阶段性产能过剩与政策调整及厂家对政策/市场的误判有关。
前面讲过新能源各细分市场都曾高度依赖政策补贴。财政动用多少资金要严格执行预算,不是企业生产越多拿补贴越多,而是大家分食一块“尺寸既定”蛋糕。
政府预算会有各种调整(金额、享受补贴的条件),会受金融危机、大选等因素干扰。新能源企业如果拿不准这个节奏,出现“抢跑”,就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
2010年前后,光伏危机的根源就是产能过剩。其实那一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仅16GW,不到2021年的9%。
“过剩”之后10年暴涨10倍,这就是新能源“过剩”的特点。
结构性过剩是新能源产业的“日常”。
比如光伏产业,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个环节犹如“多人绑腿跑”,多数时候步调并不一致。跑慢者拖人后腿,跑快者被人拖后腿。
过去几年硅片、组件跑得快,硅料跟不上,于是硅料价格暴涨,大家只好慢下来等。
当硅料新增产能开始释放,“四人组”可以飞奔一段距离了。
3)预测产能过剩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有些人预测产能过剩的方法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先加后减”:通过公开资料收集相关企业现有产能及扩产计划,然后加总,减去对未来的需求预测,多出来的自然“过剩”了。比如:
据“XXXX”统计,隆基绿能、TCL中环、晶科能源、协鑫科技、双良节能、京运通、上机数控、高景太阳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15家企业到2022年末的规划,未来产能将达到678GW。
预计2022年~2025年、2026年~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分别约231GW~285GW、302GW~358GW。
677GW的年硅片产能,而全球在2025年之前年新增装机容量最多368GW。
供给至少678GW,需求至多368GW,硅片产能过剩将大面积存在。
这种预测方法只用到加减法,连乘除都不用,幼儿园中班的水平。
第一个问题,计划产能与实际产能、实际产能与实际产量往往存在很大落差。
计划产能是给自己鼓劲、给投资人壮胆,顺道吓退竞争对手。计划是否实施,一看企业实力、二看竞争格局。计划是100实际做到20不足为怪,做到200亦不足为奇。
另外,产能都是有冗余的。设计产能是100,实际产量85就很不错了。
第二个问题,产能与产能之间有本质差异。
茅台成立于1951年,到2021年茅台基酒产能5.5万吨;江小白成立于2011年,2021年产能6.5万吨。是人都知道茅台产能与江小白产能不能混同,怎么到新能源行业就懵了?
比如多晶硅料分致密料、菜花料、珊瑚料……品质、生产成本大不相同,过剩的是哪种?
硅片环节产能也过剩了,该环节产能要从四个维度考查:用料、口径、切片厚度、产品类型。
用料
拉晶环节,“手艺差”的只能用价格高的致密料,”手艺强“的可以大量使用菜花料甚至珊瑚料。
口径
拉制硅锭的口径越大越好,TCL中环主要销售218、210、182三种硅片。已经被中环淘汰的166mm硅片是许多硅片企业的“当家”产品。
切片厚度
切得越薄越省料,口径越大越难切。中环能把210口径的硅片做到130微米。
产品类型
根据渗元素的不同,光伏硅片主要有P型、N型,后者电池效率比前者高2个百分点,但制造难度大、成本高。2019年占比刚刚突破10%。
能”吃粗粮“、口径大、切片薄、N型,四个维度都“顶格”的产能才是“优质产能”(白酒行业日薄西山,鼓吹者的话术是“优质产能”不足)。
优质产能的成本低,质量好,光伏组件企业采购电池片好比“包工头”买水泥。如果某品牌水泥质量好,每袋还便宜2块钱,绝对优先买这个牌子。
4)产能过剩局中人
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企业可分三类,各有各的对策:
第一类,产品先进、成本低,适度降价可实现薄利多销,对策是发动价格战;
第二类,产品比较先进,成本控制较好,而且规模庞大,固定资产折旧负担重,对策是参与价格战,保住市场份额。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净利润即便下降甚至亏损,但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
第三类,在行业景气时期杀入,产品、技术、成本与先进企业差距大。如继续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越生产亏得越多。对策是停产观望,或彻底退出。
价格战有受害者也有受益者
1)价格战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所有新兴产业都是从“曲高和寡”、“质次价高”起步。技术进步、产品迭代,特别是规模效应,价格会越来越低,质量会越来越好,行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
首创流水线生产法之后,福特汽车年产量从1万辆飙升到10万+。其它品牌汽车动辄两三千美元一辆,福特只卖850美元。1927年推出的福特T型车,售价更是低至290美元,福特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接近50%。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年录像机贵到电视台都买不起,日本人把价格降到1000美元以下,松下、索尼为国家赚到数不清的外汇。
在计算机领域,技术进步推动产品降价体现到极致。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处理器能力提高100%、成本降低50%。想当年动辄上万美元的IBM电脑,算力远不如现今的儿童电子表。
某些股民闻涨价则喜、闻降价则逃。殊不知降价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产品越卖越贵,用户会越来越多吗?用户越来越少,产业就萎缩了,谈什么发展。
2)硅料价格的起伏
2004年,欧洲国家相继出台补贴政策,光伏入网电价10倍于平均电价,全球光伏产业开始兴旺。
尚德、赛维、英利等一大批中国光伏组件企业乘势而起。上游的美、日、德、意供应商趁机提价,大赚特赚,多晶硅价格最高达到500美元/公斤。
无锡尚德与MEMC签下为期十年的“长协”,合同金额60亿美元,单价80~100美元/公斤,其创始人施正荣还在洋洋自得。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美补贴退坡,市场“坍塌”。中国上千家光伏企业最惨的时候仅存50余家。硅料价格暴跌到20美元,国际巨头亦开始亏钱。
话分两头,2009年中国“三部委”联全启动“金太阳工程”,每千瓦补贴高达2万元!
2010年开始,中国企业消化引进技术,将多晶硅成本降到200元/公斤,与海外巨头不相上下且供应充足。
全球光伏市场井喷,2011年美国装机容量增长70%、中国增长900%。
2012年,中国硅料企业把销售降至100元/公斤。还在按80美元/公斤执行“长协”的尚德,失去与新玩家竞争的能力。而另一家“困在长协”的巨头SolarWorld则推动了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
解决了本土硅料供给,中国于2013年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目的是扩大本土市场,促进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实现平价上网。
到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具备了平价上网的能力,甩掉拐杖(补贴)准备飞奔。但由于硅料环节准备不足,扩产需要18个月,“四人组”只好慢下来等。
对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价格“崩塌之日”就是产业腾飞之日。随着硅料产能释放,2023年中国光伏可以飞奔了。
3)价格战的受害者
受害者要么“技不如人”,要么战略选择错误,要么兼而有之。
比如光伏产业,中国企业把各环节的产品做成“白菜价”,国际、国内成本居高不下的玩家黯然退出成为受害者。
目前,中国企业在硅料环节占比达80%、硅片环节占比超过96%、电池环节占比85%、组件环节占比75%。
2022年末硅片价格战由TCL中环挑起。继10月31日宣布降价后,在11月27日新一轮报价中,中环再次全面下调P型、N型硅价格。其中210P型从9.73元/片降至9.3元/片,降幅4.42%;182P从7.38元/片降至7.05元/片、降幅4.47%;182N型从7.9元/片降至7.54元/片、幅度4.56%。
业内人士指山,中环报价已拉近拉晶/切片环节的行业平均成本。
注意这里提到的是“行业平均成本”。如果能吃粗粮、口径大、切片薄,N型报价追平P型,加之硅料成本下降,中环未必是降价的受害者。
新兴产业犹如历史车轮,一路“碾压”着受害者滚滚向前。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4.17年行业第一,因2次错误抉择,678亿市值蒸发8成,成小米代工厂
一家公司拥有650亿元的市值代表着什么?在这个数据膨胀的时代,可能许多人已经对此没有太大的感觉了,一个主播光是偷税被追缴和罚款就能有13.41亿元,一家650亿元市值的企业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这都是放在如今说的,如果将时间拉回到二十多年前,那么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彼时国内就连上市公司也没有多少家?就格力来说,1997年最高市值还不到75亿元,海尔的市值约110亿。市值650亿元的长虹在他们的面前可以说是一个老大哥了,并且在当时,长虹一年的净利润便能高达26.12亿元,可谓是羡煞旁人。不过如今看来,那几年也成了长虹最为辉煌的时光。
军工底蕴,上市一年市值突破650亿
长虹之所以能够在90年代就崭露头角,最重要的还是底蕴。作为一家1956年就开始筹建的企业,长虹可以说是参与了中国最早期的工业建设,并且研发出了宇虹雷达。长虹这个品牌名的诞生,便是与宇虹相对应,也就是其广告语所说的“天上彩虹,人间长虹”。
1972年,长虹进入电视机行业,并且成功生产了长虹牌电视机,早期积攒的军工技术以及人才优势,让长虹跻身于国产电视机五大品牌的行列。由于国内彩电发展并不早,长虹便与日本松下进行了两次技术合作,这个决定可以说是让长虹将其他品牌都给远远甩在了身后。
随后到了1995年,长虹彩电销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台,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中国最大彩电生产基地。1997年长虹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市值便突破了650亿,成了龙头股,一年156亿的营收以及26亿的净利润,使得其无愧于彩电大王这个称号,但是到手的辉煌却是被长虹自己一手给葬送了。
决策失误,葬送电视机行业第一称号
过了2000年后,国内的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民群众消费能力的上升,像电视机这样的家电,在90年代还能算得上是结婚的大三件,到了后来却是家庭必备,按理说,像长虹这样的电视机企业,应当能在这个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往后的十年里,长虹的净利润没有一年超过4亿元,甚至巨亏的一年,亏损了36.81亿元。
造成这样原因的结果便是长虹的战略失误,在那段时间,诸如创维、TCL、海信等电视机企业对长虹的竞争并不小,于是长虹便计划吞下大量显像管,以控制其他企业的电视机产量,然而长虹并没有预料到,自己因销量不足预期积攒了大量显像管,即便是连续17年电视行业销售第一的成绩也没能消耗积压的库存。
再一个就是当电视机市场追求轻薄的时候,长虹在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之间选择了后者,并且在等离子项目花费了40亿元投入之后,才发现这条路并没有液晶电视好走,最终以6420万元的价格将项目卖出,一进一出,40亿便打了水漂。此时的长虹已经是丢掉了电视大王的称号。反而是海信在2018年世界杯的赛场上,高调地打出了“中国第一”的广告语。
一蹶不振,主业旁落,成为小米代工厂
长虹的市值在多次决策失误后便一蹶不振,虽然也曾昙花一现冲上678亿元的高峰,但是如今148亿元的市值,与之相比仍然是腰斩了近八成。再看其近五年的利润,从2016年至2020年累计净利润为15.36亿元,加起来还不及2015年亏损的19.74亿元。并且还是呈逐年下滑趋势,202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率更是为-40.47%。
如果仔细查看长虹的财报,我们甚至能够发现,现在的长虹不仅距离电视大王的名号越来越远,甚至连主营业务都已经逐渐远离了电视,以2021年的半年报为例,长虹电视机的营收为61.11亿元,而空调冰箱的营收却已经达到了80.10亿元,利润占比中,空调冰箱所占比例已经是将近30%,而电视却是连20%都不到。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长虹还是小米空调的代工企业。
如果说先前的长虹电视是因为决策失误导致衰败,但在近些年来,诸如小米也凭借着在手机行业做出来的品牌,将自己从电视机门外汉发展成国产电视销量领头羊,华为也以智慧屏的形式踏入了电视行业,长虹却依旧没能交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卷,莫不是真的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暂无评论,190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