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胰岛素:采用人工基因技术,将人的胰岛素的合成基因移植到细菌(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基因上,其结构、功效与人胰岛素相似,解决了动物胰岛素免疫反应大的问题,生物活性提高,注射部位脂肪萎缩发生率低。
但人胰岛素不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起效慢,需餐前半小时给药,进餐时间提前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延迟则易引起低血糖。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有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等。
三、胰岛素类似物:其结构上与人胰岛素存在细小差异,就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对人胰岛素的某些氨基酸序列及结构进行局部修饰,使他们的起效时间、作用峰值、作用持续时间改变,接近符合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
起效迅速,可模仿正常胰岛素生理作用。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等。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效能相似,但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按作用时间不同,胰岛素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超短效和短效胰岛素:主要降低餐后血糖,需餐前注射。超短效胰岛素因起效快,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注射即可;而短效胰岛素较速效胰岛素起效慢,需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中效胰岛素: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有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低精蛋白胰岛素等。
皮下注射是这类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注射后的1~2小时才会起作用,最大作用时间约为12小时,维持时间可达近24小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混合餐前使用。长效胰岛素作为补充人体的基础胰岛素,可降低空腹血糖。注射一次可持续24小时,因此每天注射一次即可。
根据其作用特点,胰岛素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餐时胰岛素:模拟餐时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控制餐后血糖。餐时胰岛素是随进餐分泌的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控制了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换句话说,餐时胰岛素主要控制餐后血糖。
二、基础胰岛素:模拟基础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控制空腹血糖。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进餐后的胰岛素分泌,这两部分胰岛素分泌量大约各占50%。也就是说,基础胰岛素分泌不依赖于进食或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基础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来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并维持周围组织器官(如大脑、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使空腹状态下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
三、预混胰岛素:兼顾患者对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需求。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胰岛素。预混胰岛素能很好地兼顾患者对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需求。
药品上的数字代表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各种所占的比例:30代表短效30%,中效70%,25代表短效25%,中效75%,50则代表短效和中效各占50%。
比如: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含有的30%门冬胰岛素,可以满足餐时胰岛素需求;而其余是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它可以满足基础胰岛素需求。仅用一种胰岛素制剂就可以全面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
四、双胰岛素类似物:兼顾患者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需求。双胰岛素类似物可在一次注射中提供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相比,血糖控制更优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与基础-餐时给药方案相比,在达到相当疗效的前提下低血糖风险更低、注射次数和剂量更少。
胰岛素商标如何识别
R:代表短效,如诺和灵
RN:代表中效,如诺和灵N
笔芯:3ml 300单位,只能和专用的注射笔配合注射
瓶装:10ml 400单位,只能用专用的注射器抽取注射
特充:代表配有一次性的注射笔
胰岛素如何储藏保管
未启封的胰岛素:未启封的胰岛素适于保存在冷藏的环境下(2-8℃),通常可保存两年;常温环境下(10-30℃)也可保存1-2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胰岛素制剂禁止存放于0℃的冷冻室,冷冻会使胰岛素分子结构改变甚至失活,注射后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已启封的胰岛素:对于已经打开启用的胰岛素,分瓶装和笔芯两种。
胰岛素有两种形式的包装:瓶装胰岛素和胰岛素笔。瓶装胰岛素有橡皮塞密封圈,使用后仍然可以保持密封效果,因此可以放回冰箱冷藏室保存。而胰岛素笔的笔芯在使用后不能再放回冷藏室,因为笔芯上的针头可以与外界环境相通。由于冰箱内外温度存在差异和热胀冷缩原理,将笔芯放回冷藏室将影响剂量的准确性。
胰岛素在常温下可以保存4-6周(诺和灵 R、N、30R 注射液为6周,其他注射液为4周)。已经开封的胰岛素应放在阴凉处保存。其他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剧烈震荡,否则会降低胰岛素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摇匀预混或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动作要轻柔。
以上是有关胰岛素药物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只有安全合理地使用胰岛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达到治疗目的。
暂无评论,1614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