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国际学院办公楼。
红十字国际学院办公楼的门前,左右两边各立着一尊雕像,一个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另一个是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中外两位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似乎也寓意着这栋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的定位:立足中国,放眼国际。
2019年8月31日,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苏州大学挂牌成立,这是全球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高等学府,填补了人道主义教育的空白。
五年过去了,红十字国际学院从0到1,无论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还是国际交流上,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
填补空白
成立红十字国际学院的设想,最初源于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教授的建议。
2014年9月23日,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到苏州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池子华教授特别提出:“建议总会与苏州大学协商,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红十字学院,使之成为全国红十字系统的干部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科研创新基地,在红十字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华建敏会长对此表示认同和赞赏。
2015年4月2日,池子华教授就创办红十字学院正式向总会提出建议。他列举了中国红十字运动人才培养的历史,当中的数据显示:彼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全球80多个国家共有大约1.3万名员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全球191个成员国的雇员及志愿者人数,总数超过一亿人。而所有这些,都没有专设的干部培训学院。“因此,在中国率先组建‘红十字学院’,不仅有助于红十字会人才培养,助力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而且具有不可低估的国际意义。”池子华在“建议”中这样说。
彼时,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正在筹备之中,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公益慈善专业。“而红十字会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组织之一,却没有自己的大学,这不免让人遗憾。”多年以后,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向《中国慈善家》回忆道。
这也是很多红十字工作者的“意难平”。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认为,红十字运动有着160多年的历史,尽管有索尔费里诺学院这类研究机构,但一直没有培养专业人道工作者的人道教育机构。
“红十字工作是需要专业人才的。”王汝鹏以中国红十字会的九大法定职责举例,不仅有“三救三献”工作,即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也有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人道法传播、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的人才,不是仅凭爱心就能做好的。”
2023年11月,阿富汗地震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人员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图/Meer Abdullah Rasikh/IFRC
这也是红十字国际学院和国内其他公益慈善研究机构的差异之所在。红十字组织和慈善公益组织不同,红十字运动除了从事一部分公益慈善中扶危救困的内容,也包括“三献”这类医疗公卫领域的内容,更包括人道主义事业。
人道主义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也因此被列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首要原则,其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促进持久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道主义重在以人为本,无论他是谁,来自哪里。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世界上任何地区出现武装冲突或重大灾难,造成人道主义危机,红十字会都会义不容辞展开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红十字国际学院是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的研究、人道公益领域的人才培养、红十字文化的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教育机构,其成立填补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的空白,也填补了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空白。”王汝鹏对《中国慈善家》表示。
基于这些共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很快拟定筹建方案,上报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16年7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执委会第一次讨论《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方案》,同意开展筹建工作。
2017年是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工作的关键节点。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出“红十字成为一种精神、一面旗帜”。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当选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他深感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中国面孔的稀缺。“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国际性专业人才,向国际组织输送。”陈竺说。
这一年,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年10月31日,红十字国际学院筹建工作委员会(简称筹委会)正式成立。
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老师与国际人道工作实务本科微专业学生合影。
共建共享
在红十字国际学院办公楼的二楼墙上,挂有一幅题字,“守正创新,共建共享,将红十字国际学院建设成为人道教育基地、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红十字文化传播阵地、国际人道交流合作平台。”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前会长彭珮云对红十字国际学院的期望。据此,学院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定位和办院宗旨。
“共建国际学院,共享人道教育”是办院宗旨。何为共建?在当时,针对办学有三种思路,一是建一个独立法人的学院,二是和知名大学合作办学,三是依托红十字会已有的资源,和商业机构合作,改建一个学院。但无论哪种思路,都需要学院自行筹资。为此,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门设立人道教育基金,专项用于学院筹建工作。和苏州大学合作办学后,在苏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也设立了一个“红院发展基金”,通过两个募资平台,为学院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用刘选国的话说,学院的办学模式是“轻资产”模式,借助苏州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硬件,统合社会领域各方面的师资和教育资源。
之所以选择与苏州大学合作办学,一方面是基于池子华教授和红研中心已有的学术资源;另一方面,苏州大学能够为学院成立提供了办公场所,将原来对外合作处的办公楼划给红十字国际学院使用。
学院办公的绿楼距离东吴大学旧址大门不到百米,这似乎也蕴含着一种历史的传承:东吴大学和红十字运动颇有渊源,在东京审判中,三分之二的法官和检察官都出自东吴大学法学院,这一著名的战争罪审判案例,也为后来日内瓦公约的通过、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十字国际学院作为苏州大学的二级学院,在治理架构上,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苏州大学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三方共同管理,三方派代表组成理事会,作为学院的决策机构,研究决策涉及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理事会下设院务会,作为学院执行机构,负责教学研究、行政运行等日常工作。2023年6月10日,学院成立学术咨询委员会,由刚刚作为特聘教授引入的葛道顺担任主任委员。至此,理事会、院务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和学院党组织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组成学院的治理架构。
按照学院筹建之初定下的目标,学院要保持规模发展,至少需要筹资1亿元人民币。2018年,筹委会改变筹资策略,决定招募100位联合发起人(共建人),每位发起人(共建人)捐款100万元,形成共建学院的联合体。如今红十字国际学院已有超过30位联合发起人(共建人),未来也将根据捐赠额度,让部分大额捐赠人加入理事会,参与学院发展决策。
在最初的定位中,红十字国际学院主要立足于两方面职能,即培养人才和理论研究,并据此设立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它的覆盖范围正在拓展——学院成立以来,不仅培训红十字会系统的工作人员,也为公益慈善界的从业人员提供多种层次的培训服务。
目前,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学历教育主要是面向本科生开办的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以及人道公益管理方向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依然是学院的主要方向,不光有针对红十字系统的短期培训,还开设有社会学(人道工作管理方向)高级研修班和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
以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为例,其学员不光有来自省、市级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也有公益慈善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热心人道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媒体负责人。“我们有意识地让学员结构更加多元,实际上是搭建一个平台,有利于大家交流经验、分享资源、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王汝鹏说。截至2023年底,红十字国际学院共开设各类培训班55期,累计培训4000多人,同时在云教育平台上线课程165讲,总时长超过789分钟。
红十字国际学院如今已成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一张名片。近两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先后成为学院的联合共建人,红十字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红会的领导人访华,也会将红十字国际学院作为参访的重要的一站。以东吴国际人道论坛为载体的国际交流,也让中国的红十字运动逐渐走上世界舞台。
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开幕式上,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学生宣读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从1到2
五年来,学院已经走过从0到1的初创期,如何实现从1到2的发展,是决定学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常务副院长郑庚看来,作为教学机构,实现其影响力的关键在于学科建设,“前面5年,我们是在做一个整合和探索,通过发展继续教育、培训,实现资源的整合,搭建学术平台。未来5年,我们的方向将是专业设置。”郑庚表示,目前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学历教育依然是和其他学院合作,挂靠在其他学院名下,没有独立的生源,较难形成学科的影响力。只有当学院名下有具体的专业,才能有更好的抓手来推动学院的发展。
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目前,学院的师资大多是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依托教授们各自的研究资源做课题。专职师资目前只有4位,包括2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难以支撑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体系。
在郑庚看来,红十字交叉学科能否被批准成为一门学科,是学院实现从1到2的关键。目前,红十字国际学院有八个教学研究中心,即新时代红十字事业、红十字运动、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人道资源动员与传播、“南丁格尔”人道救助、“一带一路”人道合作和云教育发展中心。
“从最初的六个教研中心到现在的八个教研中心,也是学院根据新变化不断做出的调整。”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葛道顺告诉《中国慈善家》,一方面,学院成立不久就赶上三年疫情,很多课程只能转为线上;另一方面,当前整个人道主义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学科建设也要跟上。“原来人道主义危机主要聚焦人的冲突,现在随着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发展,大大拓展了人道危机的范围,如果没有新的规则出台,可能会产生令人类难以应付的后果。”
2022年,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名誉院长陈竺提出,要加紧建设红十字交叉学科,红十字国际学院开始加强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引进,葛道顺就是当时引进的人才之一。从学院筹建之时,还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葛道顺就参与到方案的论证之中。去年2月,葛道顺辞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的工作,从北京来到苏州,成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专职教授。对他而言,跳出稳定的舒适区,作为人才引进,将面临各类考评和成果的压力,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但对人道主义问题和治理进行研究,是他作为研究者应尽的义务。“从学院长远发展角度,必须有一套知识理论体系来支撑,否则就只是一个培训机构。”
目前,红十字国际学院一直在寻找一个平台,让已有的八个教研中心拥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根基。“这个价值体系一定还要兼并包容全世界各个文明文化体系的交流和对话融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国际红十字运动做出贡献。最终,我们回到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上去寻找它的价值定位,那就是人道价值。如果牵涉到学术思想研究,应该是一套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葛道顺说。
2023年9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时指出,“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他希望“为加强全球治理和人道主义问题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2024年7月12日,挂靠在红十字国际学院的“苏州大学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由葛道顺负责,据他介绍,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既是一个开放的校级研究机构,也是一个内在的红十字交叉学科整合平台,和现有的八个教研中心形成功能互补和有机分工。研究院的关键目标聚焦人道主义问题分析和治理政策研究,基本任务聚焦红十字交叉学科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等基础性知识和生产。
今年6月,由红十字国际学院创办的《中国红十字评论》集刊正式出版。“这本集刊将为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的建设搭建一个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是红十字国际学院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不仅填补了中国红十字运动120年来在理论研究阵地建设上的空白,也将成为《红十字国际评论》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王汝鹏表示,《中国红十字评论》集刊将每年两期,持续出版。
目前,红十字国际学院承接的13个理论课题已经全部结题,今年已启动第二批理论课题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将持续发力,努力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王汝鹏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人道局势以及气候变化引发的人道危机,红十字国际学院面临着急迫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机遇。”今年7月12日,陈竺在为苏州大学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揭牌时,对红十字国际学院的下一步发展提出要求:要建设与教学科研任务紧密结合的专精尖和高水平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复合型人道工作人才。
作者:贺斌
图片编辑:张旭
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
暂无评论,895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