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破“屏”颈!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竞逐未来显示新赛道
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更被期望为颠覆产业的“终极显示技术”。在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里,Micro-LED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被突破,并快速推动产业转化。近期,一款高PPI Micro-LED透明显示屏将在研究院实现点亮。
攻克巨量转移和集成高难度工艺技术
建成全球首条G2.5代Micro-LED相关工艺示范线
相较于已大规模量产的LCD和OLED技术,Micro-LED技术具备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可靠性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一系列显著优势。
近日,记者在嘉庚创新实验室看到,从百级到万级的洁净室内,布局了数十台新型显示领域的高精尖设备,身着防静电工作服的研发人员紧盯设备上实时显示的技术参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研发景象。
“Micro-LED显示屏由数目众多的微小LED芯片组成,每个LED尺寸仅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它实质上可以看作将传统常见的LED器件进行数百倍的缩小,大幅度提高显示模组上发光芯片的集成度。这就涉及一种其他电子行业几乎都不会用到的高难度工艺——巨量转移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数十万、数百万乃至数千万颗微米级别的Micro-LED芯片,高效率高精度地转移至驱动背板上,并实现良好的电连接。这一过程对工艺效率、良率和精度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而效率、良率和精度通常又互相影响,协同精进极其困难。
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22年底打通了高效率、高良率、高精度的激光巨量转移全链条工艺,并于2023年建成了全球首条G2.5代Micro-LED巨量转移工艺示范线,实现芯片转移效率高达一万颗每秒。一次转移良率大于99.9%,修复后良率大于99.999%,成功点亮多款Micro-LED显示屏。
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凯介绍,Micro-LED不仅有望再次突破整张显示屏幕形态、大小的枷锁,解决传统显示的诸多局限性,还在提升产品显示效果和性能以及降低产品成本、应用场景等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开拓应用场景引领行业发展
成功点亮全球像素密度最高的屏幕
运营至今,研究院在关键技术卡点上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11月,面向智能穿戴和移动终端应用,成功点亮了一款1.63英寸Micro-LED全彩显示模组,分辨率达到每英寸403像素,是我国目前采用巨量转移技术实现的最高分辨率产品。该产品还获得了MES 2024国际元宇宙博览会“年度产品创新大奖”。
“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每英寸长度内将组装45到90颗发光二极管芯片,而这款新型显示屏,每英寸长度屏幕内组装了超过1200颗极其微小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是当前全球像素密度最高的屏幕。”黄凯介绍。
这款邮票大小的显示屏主要应用于智能手表,手表的内部驱动背板上,集成了44万颗微米级发光二极管。这就好比在每平方毫米的面积内,组装了近500颗小灯泡。当我们近距离观察屏幕时,普通发光二极管屏幕有肉眼可见的颗粒感,而这款显示屏则完全看不出颗粒,分辨率非常高。
“当前行业的预期是,在Micro-LED技术全面成熟以后,还将催生包括AR、VR等一系列产品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显示领域的生态。”黄凯说。近期,研究院一款高PPI Micro-LED透明显示屏将问世,未来有望在透明窗显、透明笔记本等更多场景和领域应用。
Micro-LED在智能穿戴、超大尺寸电视、车载显示等领域已经逐渐展现出其独特优势,未来从AR到透明显示乃至更多应用,Micro-LED显示可以说有望实现“全包围”。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距离Micro-LED的大规模量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当瓶颈技术和成本的问题得到解决,Micro-LED产品将快速走入千家万户。
记者了解到,厦门正在成为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目前全市集聚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超2000家。“未来在Micro-LED显示领域,厦门市可能占据全国六七成甚至更高的产能。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产业上,厦门都有较大机会实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引领。”
2021年2月,由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的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投入建设运营。三年半来,研究院组建起由张荣院士领衔的百余人高层次多元化人才团队,聚焦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以Micro-LED显示技术为主攻方向,构建形成了涵盖材料外延、芯片制造、转移集成、可靠性评估等完备的Micro-LED智造创新链,广泛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提高良率和效率。研究院专注于新型显示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开发与转移,力争实现“市场导向、技术突破、产线融合”的全链条协同创新。
据了解,研究院将在目前系列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继续深耕并快速推动产业转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Micro-LED显示产业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与示范作用,助力我国在未来显示领域保持持续领先。
(文/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杨国宁 黄亚男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2.高阶电视显示屏市占率全球第一!友达光电演绎“厦门平板传奇”
视频加载中...
听不到机器的轰鸣,看不到一丝污迹,走进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园区的厦门友达光电厂区,映入眼帘的是嫩绿的草坪、树木和湖水,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和办公大楼掩映在一片绿意下。厂区一隅甚至还“藏”着一片古厝——五栋超过160年传统闽南民宅被原汁原味的完整保留。
就是这个有如花园的厂区,去年为厦门贡献了约150亿元的产值,生产了全球约一成的液晶显示屏,全球两成的车载屏,8 K及曲面等高阶电视显示屏更是排名全球第一。友达也因此成为厦门首条千亿产业链——平板显示产业链上最耀眼的那颗星,演绎“厦门平板传奇”。
今年是厦门友达成立15周年,近日,导报记者特地来到这家火炬区企业,探究其成长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海峡导报全媒体记者 吴强 刘彦玫 通讯员 管轩 李幼君
翔安拓荒 催生厦门首条千亿产业链
友达光电结缘厦门,还得从16年前年说起。
2005年12月8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者的关注,台湾最大、世界第三大的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制造商——台湾友达光电基于就近服务客户的考量,决定在厦设立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初期规划投入资本为5000万美元,负责液晶面板后段模块制造、组装及销售。
“友达总部在台湾新竹,而厦门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友达光电(厦门)人力资源处处长李绪彬2011年从台湾来到厦门友达,他告诉导报记者,当时华南地区成为许多信息电子及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的重要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品牌公司也相继在华南地区设立据点。在友达看来,厦门具有得天独厚的陆海空全方位交通优势,因此在众多考量点中脱颖而出。
“友达是第一家落户火炬(翔安)产业园区的企业,当年这里还是一片黄沙。”李绪彬提高了声调说:厦门友达2006年2月开始动工,在厦门政府和友达苏州厂的帮助下,从建厂房、铺设生产线、招工培训到2007年实现投产——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被称为是“友达速度”。
友达厦门首厂投产后,又陆续在翔安兴建了两座工厂,目前在厦有S11、S13、S17三大制造厂,员工约7000人。公司先后获得福建省十强企业、厦门市十佳工业企业、厦门市纳税大户等荣誉,今年还入选“2019年度中国进出口企业200强” 及“2020年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友达光电的到来还吸引了达运精密工业、辅讯光电、峻凌电子和州巧科技等一批台资配套企业来厦投资,并带动了一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平板显示产业也由此成为厦门首条千亿产业链。
视频加载中...
光耀世界 车载屏市占率全球第二
手机电子屏、各种尺寸的液晶电视屏、形状各异的车用显示屏,还有薄如指甲的圆形手表OLED穿戴装置……在厦门友达的产品展示厅,摆放着这家平板显示产业龙头旗下的诸多产品。
“在友达的体系内,厦门友达主要负责两大部分的生产、加工和组装:一是各种尺寸的液晶电视显示屏,二是车载屏。”李绪彬说,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智能化的提升,对车载屏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友达车载屏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二,而8 K及曲面等高阶电视显示屏更是排名全球第一。
不仅产能,友达的产品质量同样令业内称道。
“友达深耕技术与研发,在加值利基型产品方面拥有成熟尖端的技术,如地铁的长条屏,高分辨率、高信赖度的医疗面板等等。”李绪彬不无自豪地表示,比如,在阳光照耀下,普通的显示屏会看不清楚,而友达面板就没这个问题。友达领先业界独家开发的A.R.T.先进抗反光技术(Advanced Reflectionless Technology),打造表面近乎无反光、具备抗眩光及抗反射特色的显示器,展现优于纸张的阅读质量及精致画质。
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将正式成为比赛项目。电竞比赛不光要手快、脑快,硬件也要快,才不致“贻误”战机。自2016年起,厦门友达针对玩家需求,推出了多款整合超高刷新率、大尺吋、高分辨率的全平面无边框、曲面设计等高规电竞专用显示屏,为电竞“战士”注入更多“火力”。其中一款25吋240Hz,刷新率全球最高,最快反应时间仅需1毫秒。
视频加载中...
布局未来 助企业转型绿色智能制造
目前友达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韩,以国外市场需求为主,让友达人兴奋的是,大陆市场的内需越来越旺盛。
“未来,公司在稳住欧美日本市场的同时,还将积极拓展大陆市场。AI、5G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这些都是我们显示屏产业要充分挖掘的产业,大陆市场机遇满满。”厦门友达总经理李行贤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此外,公司还在大健康事业、智能制造、循环经济等领域探索,期待拓展新的事业门类。”
后疫情时代居家工作、生活的新常态,使得消费者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大增,这也给公司的创新技术、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与人的接触,很多公司都采用视讯形式组织会议,这就要求显示器面板有更大的尺寸、有更高的解析度。”李行贤说,另一方面,疫情导致人们生活空间局限在家中,上网购物、远距学习、在家娱乐及健身等需求增加,宅经济商机持续发酵。而友达在电视、桌面计算机、笔电、平板计算机等皆有高值化及差异化的技术布局,可将宅娱乐显示科技推升到极致。
有意思的是,生产显示屏出名的友达,更愿意把自己称为“全球光电解决方案领导厂商”。 李绪彬表示,友达正致力于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技术对外输出,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绿色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厦门企业就是首选的服务对象。
点赞火炬 为企业发展提供跃进的沃土
友达光电2006年在厦门建厂,今年刚好也是友达厦门厂区建厂15周年。谈起厦门、谈起火炬,友达人也是感动满满。
“15年来火炬对友达一直以来非常关心与重视,友达在厦门取得的发展都离不开火炬园的大力协助与从中各方协调。”李绪彬表示,火炬园帮企业办了很多实事,如2019年,在帮扶政策下,厦门友达从“来料加工”成功转型为“进料加工”企业;同时厦门市进行的“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也帮助公司推进工业智能化升级,降本增效。在配套硬件不断升级、优惠政策不断推出的双加持下,为友达提供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贸易环境。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也遇到“缺工”、“缺原料”、“缺客单”等阶段性挑战,在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公司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如今,公司的生产供应已经恢复正常水平。”李绪彬说,疫情发生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提前预拨付70%的2020年技改补助资金,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这也更加坚定了企业继续进行改造升级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这让我们很暖心、温心。”
“这15年,友达人亲眼见证着厦门一天一天的成长,亲眼见证了翔安火炬园从一片黄沙到企业林立的巨变,参与其中,与有荣焉。”李绪彬感叹。
人物声音|厦门友达光电总经理李行贤
感谢火炬!祝福火炬!
2006年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落户”厦门,扎根“火炬”!火炬高新区30年,友达厦门厂15载,友达从建厂初期到稳步发展,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火炬高新区的支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感谢火炬高新区一路相伴,创造一块良好的营商沃土,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收集企业的“真声”,为企业办实事;让包括友达在内的很多台资企业,能在这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值此火炬高新区30周年之际,谨代表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献上深深的感谢与祝福!
厦门友达光电总经理李行贤
新闻链接
这个现代化工业园区,藏着一片绝美古厝
山墙丶鸟踏丶燕尾脊丶斗拱……在厦门友达极富现代感的厂区里竟然还“藏”着一片闽南古厝——五栋超过160年传统闽南民宅被原汁原味的完整保留。古厝内,旧时常用的农具、用具,乡村里常见的石敢当,勾起人们对旧时光的回忆。古厝外,古木成荫,绿意盎然。这片占地7公顷的“小小村落”,俨然成为厂区里的一处景点。
原来,友达厦门厂区用地开始整地时,在友达的坚持下,将座落于厂区内的百年民宅“山头村”原地、原样、原味保留,同时从泉州请了维修古迹的专业师傅来进行修复。
一片带着岁月烙印的古厝,展示友达人对传承与发扬闽南古厝文化炽热的初心,见证现代企业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的情怀。
3.文物修进电影院,一手好牌打烂了|早安吻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搬上荧幕,大家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修复历史的情怀,喊着要修钟表逗御猫的迷妹们也许还想去编编字典砍砍书?
By 尚月丰
年初在因为b站上映而火遍一时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确是今年为数不多的良心纪录片,刺猬君也曾经专门写过《关于故宫的纪录片老多了,为啥只有这部被翻牌子?》。如今它也被搬上银幕成了大电影,经过众筹十城点映后终于在16号正式上映,除了零星的场次和半满的座位让人有些心塞之外,更让刺猬君心塞的是这部口碑极佳的纪录片,却在变身电影时把一手好牌打得有些烂。
文物修好了 故事讲残了
11月初,《我在故宫修文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定档,同时导演萧寒发起十城点映场的众筹活动。因为受众中的一大部分就是电视版的观众,所以宣传方面很有吸引力:
“受限于电视版的时长和内容,我们有更多压箱底的珍宝与私藏攒在手心里迫不及待的想要跟你们共享。”
但真正呈现在大荧幕上的故事和电视版相比并没有多出特别让人惊喜的地方。大量镜头和纪录片版发生重复,将原有的素材压缩进90分钟里,剪辑碎片化所产生的空间跳跃成了最大的问题。上一个镜头是北京飞厦门的机场显示屏,下一个镜头转到了故宫红墙内,前面那几秒的机场镜头实在会让人有些疑惑,难道下一个镜头不应该切去厦门吗?镜头的堆砌和切换显得有些逻辑混乱。
电影中多了些风景空镜,以及之前讨喜的“御猫”镜头,电影展现的画面更加生活化,增加了足球比赛、故宫竞走健身等等,刺猬君也很喜欢我在故宫敲杏子、逗御猫、骑单车的这些场景。根据之前电视版的观众反应保留其中大家反响强烈的镜头在情理之中,但是大量的移焦以及推拉镜头所展现出的风景并没有太多纪录片价值,打着“纪录片”的名号却把修复文物的镜头搞得支离破碎。
虽然屈峰师傅的“格物论”依旧让刺猬君心生感触,但少了修复文物的细节徒然出现的师傅对徒弟的教诲反而显得有些突兀。还有王津师傅修好的那座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前面没有任何预兆就出现了修复后各个动物栩栩如生,完美运行的音乐水法钟,请在观众惊呆赞美之前给了铺垫好吗?刺猬君以为接下来会让王津师傅说点什么,结果下面来了个风景空镜头,美则美矣,却让人感觉太过生硬,整体松散。
故事没有了纪录片中的旁白,人物介绍也只是简单的字幕带过,刺猬君再也不暗笑之前电视版中旁白偶尔n、l不分了,影院中的刺猬君是多么希望有旁白君的出现,来把这些不曾表述出来的内容慢慢吐露。故事中的人和文物修复依旧让人感动,在故宫的角落中修补历史是一种细致中的伟大。但是这并不能掩饰《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纪录电影在叙事方面的不合格。
对于这部电影,刺猬君给三星,两颗星星自然是为了这些匠人师傅,另一颗给了陈粒的主题曲和电影海报,仔细看你会发现,在海报中的各式文物中都会有裂痕的存在,并精巧地把匠人的身形融入到这些文物中,这才是别具匠心。
不可否认,纪录片走进院线本身就不容易,专注匠人精神的初衷让人心生敬意。但慢节奏的故事并不等于琐碎,有很多看似枯燥的故事也可以讲得让你两个小时不眨眼,不信就一起来看看。
编舟渡海,一起编词典吧
提及慢节奏和匠人精神,刺猬君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编舟记》这部闷片,闷到头上长草可以和慢羊羊做朋友的那种,但是就是这样一部闷片却能让人老老实实地看完。
故事很简单,四个人编词典,一编就是十八年。电影开头就平淡如白开水,出版社辞书编辑部的老编辑荒木要退休了,调来一个本在销售部门不被上司喜欢的极度内向不善言辞的马缔光也。故事随着主人公马缔加入了编撰新词典《大渡海》的工作徐徐展开,也经历了编撰词典项目险遭腰斩、工作伙伴调离、词条出错的变故。然而整个电影的节奏就像潺潺流水,不疾不徐,主人公日复一日重复搜集词条的工作,其中穿插着自己和房东孙女渐生情愫终于携手的情节。
但也是这样的氛围才能显现出重重书堆中的匠人精神,马缔和老编辑为了搜集最新词条到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快餐店听着高中女生的谈话;遇见的每个词语都要认认真真的添加在随身携带的词卡上;最后词典纸张也要轻薄,翻书不粘手指……最妙的是最后对于“右”的解释,面北东向是右,钟表从1点转到5点的方向是右,面对词典偶数页是右,数字10中,0处的方向是右……
点点滴滴并不琐碎,也是这样缓慢的节奏才能诠释出编撰词典的厚重——“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词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词典的扁舟航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词典,那就是《大渡海》。”
电影拍摄用的是35mm胶片,满满的复古感在开头难有吸引力,但看到最后却是沉淀下来的崇敬,没有夸张的情节和过分的苦难,主人公在搜集词条中成长,十八年做一件事,耐心和时间会结出最后的硕果。
谁能想到我爱上了砍树
《哪啊哪啊神去村》和《编舟记》的编剧都是三浦紫苑,虽然片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同样是专注于一个职业的故事。
高考落榜的主人公平野勇气因为广告上女主角的林业宣传照头脑一热去参加了一个月的林业培训课,然后被分配到最偏远的中村林业进行一年训练,而神去村就是故事的发生地了,一个没有手机信号和抽水马桶的深山小村。
因为美女头脑发热才来到这里的男主角逃跑失败后开始扳手指头算回家日期的生活,在和伐木工人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慢慢地却对这里产生了感情。一开始是在伐木训练中搞笑喊着早已不用的口号“树倒啦~”,几次想要中途逃跑,对于山里的人们和生活条件大肆吐槽,到后来看到中村林业的树卖了大价钱而兴奋不已,对名为慢生活实际旅游又看不起山林的大学生社团(古川雄辉小哥还友情出镜,“直树”遇上“砍树”)感到愤愤不平,回到城市后因为闻到木头的气味而返回神去村。
这个故事比起《编舟记》要热闹一些,主人公的落榜高中生的角色设定也让电影多了一丝青春励志的味道。所以不是单纯的砍树砍树再砍树,有了诸如水蛭咬屁股、毒蛇咬耳朵以及最后祭祀时平野骑上神木飞下山的搞笑场景。刺猬君友情提示,坚持到最后的观众还会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彩蛋。
让刺猬君动容的一幕则是当大家卖树赚得80万日元时,平野激动表示都砍了不就成富翁时,平时动不动就打人的饭田与喜猛拍了他的脑袋说:“不能只考虑活着时候的事,把祖上的树全部卖了的话,我们的下一代和子子孙孙怎么办,100年就到头了。”简单的话却说出对自然的敬畏,砍树要间伐,砍一棵要种十棵。
电影中对于伐木现场的场景呈现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山村中本有的淳朴民风和一望无际郁郁苍苍的山林也不断渲染着这个脱离现代社会的山林田园的美,而主人公不断的成长和伐木技术的成熟也让观众看到了林业工人的职人精神,砍树也是有技巧的,有计划的种植和砍伐,要经得起等待,要对得住自然和子孙后代。
讲述一个职业,讲述匠人精神的纪录片和电影还有很多,坚守破败车站的《铁道员》,送走逝者的《入殓师》,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剃头匠》,以及《大国工匠》里“8双劳动的手”……无关他人的眼光,耗尽心力穷尽一生只为一项事业,不是每个职业都像超人拯救世界那么热闹,但每个职业做好了都像超人拯救世界那么令人起敬。
综上,虽然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远不及当初纪录片上线时那么惊艳,但依然要向匠人精神致敬。参照口碑扑街还打着“文化输出”旗号的大甜甜电影《长城》,刺猬君更愿意在故宫的美景里感受“中国文化”。
完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投稿邮箱ciweigongshe@126.com
网站www.ciweigongshe.net
4.花了一千三修电视 修完还是没法看
市民刘先生最近很郁闷,家里偶尔不能开机的电视机,维修后虽然可以正常开机,却“花屏”了——还是看不了。昨日,刘先生与维修公司走进思明区梧村市场监督管理所协调此事。
记者 廖闽玮
【反映】
花1300元却没能修好电视
刘先生家里的等离子彩电已购买五年,上个月出了故障,有时候不能正常开机,有时候开机没多久就会自动关闭。由于已过保修期,刘先生联系厦门讯佳商贸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佳公司”)付费维修。
“2月19日,维修工上门检修,但电视当天没出现问题。”刘先生说,维修工一时没法判断问题,根据经验猜测可能是主板损坏。
“维修工说换一块新主板,三个月内如果还有问题,可以把原本主板返还,再检修其他部位。”刘先生当时同意了,并且支付购买主板的费用及维修费,共1300元。
没想到,电视很快就出现新问题——显示屏影像不时闪烁,色彩也出现变化,成了“花屏”。经过测试,刘先生认为并非电视信号问题,而是更换的主板有问题。
【处理】
或是零件损坏愿免费更换主板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讯佳公司的负责人曾女士。曾女士表示,维修工的检修没有问题,刘先生家里电视的问题确实是原有主板损坏造成。维修工更换主板后,“不开机”问题已不再出现。
“至于新出现的问题,或许是由于我们用于维修的这块主板也损坏了。有时我们库存的零件损坏了,自己事先也不知道。”曾女士说,公司愿意再次免费更换一块主板,并且一年内免费对主板进行维修更换。
然而,刘先生不接受这种解决方案。
【调解】
维修方退还顾客大部分钱款
“他们用1000多元,卖给我一块老旧的坏主板。”刘先生说,他不需要再次更换主板,也不需要该公司继续维修,只要换回以前的主板。曾女士说,维修时使用的主板损坏,确实是公司的责任,公司已提出免费更换的弥补方案。至于刘先生所说的名为维修实则兜售,曾女士解释说:“维修人员对损坏的家电部件进行更换,这也属于维修的范畴,并不是销售。”
昨日上午,在思明区梧村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协商一致:讯佳公司按刘先生的要求,退还刘先生原有的主板并重新安装;同时,扣去上门费50元和检查费90元后,退还刘先生支付的其他钱款。
【相关】
交了万元意向金
却遇到虚假房源
(通讯员 林琳菁 吕朝明 记者 陈泥)购买二手房时碰上虚假房源,中介还拒绝退还1万元购房“意向金”,郭先生近日向监管部门反映了这件烦心事。
市民郭先生近日通过集美某房地产中介想购买一套二手房。看房前,中介多次强调,该房源是房东“独家委托”,机不可失。考虑到该房源是学区房、交通便利,郭先生就支付了1万元意向金。谁知,中介收款后迟迟未联系郭先生看房。在郭先生多次询问之后,中介才说,由于房东没有同意卖房,该房源“尚未确定”。郭先生听闻这一情况十分生气,要求中介退还意向金,却遭到拒绝。
在集美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介入调解下,中介公司最终才将1万元意向金退给郭先生。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房时,应谨慎考察后再缴纳意向金,以免被中介提供的虚假房源、虚假议价空间等蒙蔽。
暂无评论,94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