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老粮站转型幸福食堂,邻里互助就会多些温暖

小王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近日,杭州临安雅园村的老粮站转型为“幸福食堂”,70岁以上老人一荤两素仅需要3元钱。裘大伯变身为“外卖老弟”,每天为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据10月2日澎湃新闻)

相关视频截图

极目锐评∣老粮站转型幸福食堂,邻里互助就会多些温暖

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来看,老粮站的转型是一种对乡村闲置资源的智慧盘活。曾经作为储存粮食的重要场所,老粮站见证了乡村的农业发展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如今,将其转变为幸福食堂,不仅赋予了老建筑新的生命,也满足了乡村社区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这种转型体现了乡村发展的与时俱进,是对乡村现有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尤其是老年人提供了一个集中用餐的地方。这些营养均衡、价格实惠的饭菜,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一举措体现了乡村社区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成了凝聚乡村邻里情感的枢纽,无疑是贴心的惠民之举。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大伯变身为“外卖老弟”,主动送餐的义举可谓是邻里互助的典范。行动不便的老人可能难以自行前往幸福食堂用餐,大伯送餐上门,有效解决了就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饭菜,更是一份来自邻里的关怀与牵挂。有人惦记自己,考虑自己的饮食问题,心里会多些归属感,无形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对于大伯来说,空余时间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让时间变得更有意义;对于整个村来说,多了个好人,就多了个榜样,有助于影响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关心关爱老年人的队伍中来。

邻里互助的行为,是乡村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部分。临安雅园村的探索,不是个例。福建武平县大禾村位于较偏远的乡村,为解决农村分散供养特困老人、残疾老人、留守老人和困难老人日常“用餐难”问题,在民政部门下拨补助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对大禾村现有闲置老粮站、仓库进行升级改造建成“长者食堂”。开业时邀请本村老人免费试吃,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后续还探索“村(居)补一点,乡贤出一点,老人掏一点,政府筹一点”的运营模式,推进全县长者食堂建设。

荆州公安县藕池镇新口村将粮站改建为餐馆,打造“百姓食堂”,为村里集中办酒席提供场所。村里还探索“百姓食堂+”模式,将办酒场所转化为集政策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不仅发挥了餐饮功能,还成为弘扬清廉家风、传递清廉文化的平台。

种种探索,不难看出,乡村发展不只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更是人文关怀的提升;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是邻里关系的巩固。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模式在推广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幸福食堂的资金来源是否稳定?如何确保菜品的质量和营养均衡?如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为老人送餐等服务中来?但发展中的问题,要由发展来解决。只有不断向前摸索,才能揭开一个个待解之谜。

总之,村里老粮站转型幸福食堂,大伯化身“外卖老弟”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乡村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乡村邻里之间的温暖互助,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路。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够在更多的乡村上演,让乡村成为充满人文关怀和互助精神的美好家园。

极目锐评∣老粮站转型幸福食堂,邻里互助就会多些温暖

(来源:极目新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每周4班,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直飞法兰克福货运航线开通
« 上一篇 11-01
智能锁守护全国,售后服务一键通
下一篇 » 11-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505人围观

最近发表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