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在杭州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附近,良渚港的岸边,几栋别具特色的建筑依山而立,这里是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又名“文润阁”。
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以及杭州、西安、广州三大分馆同时开馆。作为唯一向公众开放的国家版本馆,开放至今已逾两年,这里每天都要迎接众多参观者。杭州版本馆副馆长张璞发现,来到这里的绝大多数参观者,都会抱着一个疑问而来:“版本”到底是什么?
杭州版本馆龙泉青瓷屏扇
何为版本?
“版本最初是一个小的概念,比如说纸质文件的书,文字发明之前用工具留下来的符号。但在一个更大的概念里,凡是承载中华文明信息的都叫版本,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只不过,记录文明信息的介质和载体是多元的。”张璞说,小到一张证件、一张邮票,大到一座建筑,都可以成为版本。
换言之,版本馆,便是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种子基因库”。
实际上,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在设计之初就明确目标——让这座建筑本身就成为新时代的“版本”。杭州版本馆选址在一座废弃的矿坑,利用了原址的地形优势变废为宝,建筑依山而建,一边治理一边施工,保留了原生绿植的同时,也进行了生态修复。
为了突出江南的特色和宋韵的元素,杭州版本馆又在原有生态基础上建造起一个江南园林。“建造时,我们使用专门的龙泉青瓷等特殊工艺建造了一扇扇十几米的屏扇,如同宋代的画屏,与自然山体植被完美呼应。希望能呈现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技术融合完美的版本作品。”
作为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这里是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及华东地区版本资源的集聚中心。开馆时,杭州版本馆收藏的各类版本累计100万册(件),随着这两年不断征集,增加到如今的330多万册(件)。内容不仅有从海外回归的两册明《永乐大典》、文澜阁《四库全书》、五代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卷》,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永乐大典》仿制件
留存记忆
在杭州国家版本馆里,参观者可以切实体会到的版本,远不止古籍和文献。邮票、粮票、录像带、历版发行过的人民币、支付宝的第一行代码,也同样出现在版本馆的展览中。在馆内“一生的版本” 墙上,展出了版本馆从社会征集到的出生证、毕业证、聘书、奖状等。
“版本,用另一个词,也叫记忆,不仅是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也是个人记忆。”在张璞看来,杭州版本馆,也向公众诠释了新时代的版本。
这里还有中国首个版本数字展厅的数字馆,以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的形式呈现虚拟化玉琮王、五代雷峰塔经卷、共产党宣言等特色版本珍品。
版本馆在建馆初期就植入了数字化的概念。针对馆内的藏品,杭州版本馆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征集开始,每一件藏品就有了“身份证”,从编目、入库、修复、展览、离馆等每一个阶段都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藏品的温度、湿度,存放的空间,整体的数据都在智慧化平台呈现,极大地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版本活化
除了保存好珍贵的版本文物,杭州版本馆也在致力于让文物背后的记忆“活”起来。
前不久,杭州版本馆和兄弟单位一同发起了珍稀雕版保护工程的项目,启动了“旧版新印”工程——在杭州馆内建立了一个雕版的工坊,参观者可以在工坊中直观看到古代印书如何印出来的。
历时一年半,杭州版本馆和上市公司一起合作开发的第一套雕版字体“汉仪文润宋韵”已正式上线,面向全社会发布,用户可以无偿使用。张璞透露,杭州版本馆仍在继续开发雕版字库,希望能让这些曾被用于古籍印刷的字体,在当下重新走向大众。
为了充分挖掘版本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杭州版本馆还创办了版本研究的专业杂志和期刊,发表的一批专题性版本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版本研究工程深入展开。
接下来,杭州版本馆还会持续深化对宋文化相关主题版本、红色革命文献、写本文书和文献集成等四个重点方向的征集典藏,继续扩充各类文献版本。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张凌云 邬林桦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佳思敏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暂无评论,58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