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针对近期网上举报的无锡虹桥医院涉嫌欺诈骗保问题,国家医保局和江苏省医保局高度重视,派出飞行检查组于9月23日上午进驻无锡虹桥医院开展专项飞行检查。江苏省医保部门联合卫健部门采取省市联动的方式,抽调骨干力量组成20个检查小组,举一反三对无锡市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检查,并针对曝光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面排查,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目前,无锡市医保局根据协议管理规定,已经作出与无锡虹桥医院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的处理;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医院有关人员已被控制,后续将依法严肃处理。
近日,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实名向记者反映,从去年起,医院系统内出现了一些根本没在他们科室做过影像检查的患者病历,他们既没在医院拍过片子,也没有放射影像科归档的影像号,病历记录里却有“根据影像做出的诊断”。这些病历全由医院体检中心陈医生完成,而陈医生并没有操作放射影像科CT、核磁共振仪的权限。
问题病历中无CT影像资料,却有医生根据影像给出诊断
无锡虹桥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医保定点单位。
医院放射影像科朱成刚医生反映,从2023年7月开始,他在查看过往病历时发现:一些患者的病历中没有影像号,也没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图像),然而病历中却有根据影像诊断的相关内容。
朱医生2024年3月拍摄的问题病历,有根据影像诊断的相关内容,却没有影像和影像号。
朱成刚表示,这些病历都是由医院体检中心的一位陈医生所写,而这位陈医生平时并没有参与放射科的工作。他出具的影像报告全部没有影像编号,也没有图像,甚至没有标注检查部位。
放射科怀疑有人绕过科室,从医院系统后台直接修改病历。放射科知情人士李医生(化名)告诉记者,检查时不输影像号,机器是不会运行下一步的,没办法做检查。“只有虚假的报告,才没有影像号。”
朱成刚向记者展示了99位“患者”的病历照片,诊断时间集中在2022年7到12月和2023年4月,年龄段分布在60岁到80岁之间,这是他在工作中随手拍摄的部分问题病历。
今年3月,朱成刚将没有影像号的病历拍照留证,向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实名举报。在等待调查结果时,朱成刚发现,他举报的这些病历又有了影像号和片子。
被举报后,补上的虚假影像和虚假影像号。
更多问题被发现后,“病历”被设权限无法查看
6月,朱成刚把这些病历又一一重新拍了照片。他告诉记者,自己仔细对照了这些影像号,号码只存在于电脑系统中,在放射科手写的记录本上,并未找到这些“患者”,电脑系统中影像号的编码方式也和放射科日常的编码方式不同。此外,他还发现了其他问题:
多名患者CT影像高度相似
在被举报的病历中,杨某某(72岁)和邱某某(62岁)的病历里,有根据所拍片子的情况做出的诊断,却找不到对应的影像。6月份又查到了她们的CT影像,片子上清晰看出,两位患者的吊坠形状、大小和位置都基本一致。
不仅这两位患者CT影像类似,朱成刚比对发现,2021年做过CT的25岁女性叶某的片子上,也有看起来极为相似的吊坠,肉眼看,三人的片子几乎一模一样。
72岁的杨某某、62岁的邱某某与25岁的叶某,三人的片子几乎一模一样。
类似这样看上去雷同程度很高的片子,还有不少。
1分钟内做2次核磁共振检查
通过医院系统查询还能看到,有患者在正常做核磁共振检查之后1分钟内,另有患者做了核磁共振检查。然而,李医生表示,机器做一次腰椎核磁共振检查至少要花10到15分钟。
1分钟内2次MRI(核磁共振成像)的记录。
影像与诊断左右方向对应错误
李医生告诉记者,有的病历还出现诊断上写“左脑基底节区梗塞”,影像却显示为右侧。(拍片子时,患者是面对医生的,片子上的左侧实际为患者的右侧。)
影像显示右侧,病历写为左侧。
就在朱成刚把这些新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后,他和同事们又发现,放射影像科已无权限查看2023年8月之前的影像,院方给出的理由是系统升级导致的错误。
随后,朱成刚带记者来到放射影像科办公室,记者看到系统内被举报的病历都已无法打开。朱成刚怀疑,涉事患者的病历被多次修改,这是在伪造病历,骗取医疗保险。
22日凌晨,江苏省无锡市医保局就近期媒体报道的无锡虹桥医院涉嫌骗保一事做出情况通报,称已根据举报线索受理调查、初步查实,并于8月30日行政立案;目前正会同公安、卫健等部门进行全面彻查,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无锡医保微信公众号等
暂无评论,66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