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在9月21日举行的“第四届营养科技创新大会”上,《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与视觉健康》白皮书发布。通过探讨视觉健康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白皮书揭示了关于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在视觉健康上的重要价值,旨在更好地为视觉健康相关行业与市场教育提供科学事实依据,推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相关研发创新和科学应用,更科学全面地提升国民视觉健康意识。
该白皮书由中国营养健康研究院指导,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撰写,帝斯曼-芬美意人类营养与关爱全球科学团队提供了大量全球科研资料与临床文献支持,覆盖300余篇科学研究文献,全面整理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联合作用对视觉健康和其他组织健康作用的研究证据等。
白皮书指出,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构成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营养元素,也是仅有的两种可以通过膳食摄取到达视网膜的类胡萝卜,又称膳食型玉米黄质,两者缺一不可,是维护视觉健康的“护眼黄金CP”。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必须从食物(含母乳)或其它相关来源如膳食补充剂中获得,不论是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叶黄素与玉米黄质的日常补充都不可缺少。
在自然界中,叶黄素与玉米黄质以共存的形式广泛存在,如菠菜、甘蓝、南瓜、桃、辣椒、芒果、柑橘等。虽然人类视网膜上还存着另一类胡萝卜素内消旋玉米黄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者占据了视网膜黄斑色素90%以上,是视网膜黄斑色素的两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而内消旋玉米黄质在日常饮食中不常见,且可由视网膜上的叶黄素转化而来,临床还有待更多研究与论证。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马乐表示,叶黄素主要积累在黄斑区外缘及以外区域,而黄斑区中心凹更多存在的是玉米黄质。科学研究发现,额外补充玉米黄质对比只补充叶黄素的情况,在视觉健康上的益处更为显著。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群叶黄素摄入主要来源为菠菜、韭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不同个体之间的摄入量差异也较大。中国人习惯的高温烹饪或烹煮时间较长,都容易降低叶黄素与玉米黄质的含量与活性,易造成两种营养在饮食摄取中的流失。因此,日常除了注意科学的饮食摄取外,通过补充同时含有叶黄素与膳食玉米黄质的营养补剂也是有必要的。
“人本身其实是拥有自我视觉保护能力的,每天通过不断摄取充足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在人眼视网膜内部形成有效的‘蓝光过滤器’。”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青岛分院钟凤副教授强调,如果我们每天能摄取到充足的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其中,叶黄素吸收短波蓝光,玉米黄质吸收长波蓝光,两种营养科学协同,犹如给视网膜戴上一副防护“墨镜”,可以持续发挥作用,更好维持视觉健康。白皮书指出,每日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2个月可显著改善眩光下的视觉表现,缩短光应力恢复时间,有益于夜间驾驶和在较低光线环境中进行的空间辨别任务。3个月可显著改善彩色对比和光应激恢复时间,改善眩光失能恢复。
此外,白皮书指出,每天持续摄取充足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维持儿童的视觉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但叶黄素与玉米黄质需持续补充一定的时间以上才会有显著的改善。家长应及时发现、纠正孩子可能存在的一些用眼问题,鼓励孩子每天劳逸结合,周末带孩子出去郊游等,注重视觉健康营养补充,更好地守护视觉健康。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暂无评论,1304人围观